機種名稱 | 以色列WiFi分享器 |
每日租金 | 279元/日 |
使用時間 | 5200mAh/約10小時(連接1台行動裝置時)* |
可使用流量 | 無上限 ** |
使用國家 | 以色列 (也可在其他109國使用) |
其他說明 | |
規格:無線網路通訊格式:IEEE802.11b/g/n 充電規格:Micro USB 隨機配備:萬國USB充電器 本充電器電壓為 100-240 *機種使用時間為預估值,實際使用時間可能更短 **無使用量上限,每日4G 500MB之後速度變慢至256kbps,隔日恢復 |
想在以色列上網?其實能夠在以色列的上網方式有很多。有些人喜歡購買SIM卡,但是購買SIM卡費時費力,有時機場排隊就要花上兩三個小時。找免費WiFi,但免費WiFi不是說有就有,要碰運氣才可以上網。如果開通國際漫遊又覺得很貴。
因此,在以色列上網我們推薦您選擇小漫上網,每日279元,上網無限量,可多人共享連線。
買SIM卡 | 開通國際漫遊 | 找免費WiFi | |
價格 | 不一定 | 差 | 免費 |
方便度 | 差 | 好 | 極差 |
安全性 | 好 | 好 | 差 |
租用小漫分享器 | |
價格 | 優 每日279元固定價格 |
方便度 | 優 抵達當地就可以開機上網 |
安全性 | 優 個人熱點,避免駭客攻擊 |
分類 | 亞洲上網 |
傳輸速度 | 54Mbps |
機器名 | 以色列分享器 |
充電時間 | 約4小時(使用本公司充電器) |
最高連線台數 | 10台(建議最多使用:3台) |
尺寸 | 70mm X 70mm X 23mm |
重量 | 150g |
補充 | |
機器顏色僅供參考,以出貨為準 |
以色列國(希伯來語:,羅馬化:Medīnat Yīsrāʾēl;阿拉伯語:دولة إسرائيل,羅馬化:Dawlat ʾIsrāʾīl),通稱以色列(希伯來語:ישראל,羅馬化:Yīsrāʾēl;阿拉伯語:إسرائيل,羅馬化:ʾIsrāʾīl),是位於西亞的一個主權國家,1948年5月14日獨立建國。在2022年時,以色列已有約950萬人口,主要族群為猶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官方語言為希伯來語,屬於認可語言的阿拉伯語具特殊地位,而英語則為多數人的第二語言。 以色列位於亞歐大陸交界處,自古為各民族交匯之處。其國家位處阿拉伯半島西北角、地中海東岸和紅海亞喀巴灣北岸,與巴勒斯坦領土(約旦河西岸地區、加薩走廊)交錯相鄰,北接黎巴嫩,東北鄰敘利亞,東與約旦接壤,西南則為埃及西奈半島。 以色列領土範圍不大,根據聯合國1947年巴勒斯坦分治決議,以色列面積1.52萬平方公里。經過四次以阿戰爭後,以色列目前實際控制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以色列國土南北長約470公里,東西最寬處寬約135公里,整體南北長,東西窄。地形和氣候相當多樣。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創新中心為特拉維夫,而耶路撒冷則為其法定首都、各政府機構所在地(國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外國使領館駐特拉維夫。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主權在國際上有爭議。 以色列所居領土歷史上曾為多個國家統治。包括古埃及、新亞述帝國、新巴比倫帝國、波斯第一帝國、希臘馬其頓帝國、托勒密埃及、塞琉古帝國、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波斯第二帝國、阿拉伯帝國、法蒂瑪王朝、塞爾柱帝國、十字軍(耶路撒冷王國)、埃及馬穆魯克王朝、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以及大英帝國。1918年,鄂圖曼帝國一戰戰敗,退出該地區,隨即阿拉伯部落紛爭。1922年,國際聯盟委託英國託管。受到猶太復國主義興起,再加上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在歐洲的反猶主義行徑影響,戰後大批猶太人陸續移民遷入。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81號決議,確定支持在巴勒斯坦託管地推行分治方案,分別成立一個猶太國家與一個阿拉伯國家,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則由國際管理。 1948年5月14日,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及猶太援以協會主席戴維·本-古里安宣告「猶太國家在以色列家園建立,稱為以色列國」,將於託管期結束之時起開始運作。5月15日零時,英國對巴勒斯坦的託管終止。以色列建國次日,鄰近的阿拉伯國家便集結了軍隊發動第一次以阿戰爭爭奪前巴勒斯坦託管地,與以色列軍隊交戰,後雙方戰線沿當今被稱做「綠線」處停戰。約旦占領了綠線至約旦河的地區,並於1950年宣布將其併入約旦王國,約旦認為此地所有的阿拉伯人為約旦國民。 此後,以色列與阿拉伯鄰國多次發生衝突,以色列逐漸控制了約旦河西岸地區(1967年至今)、西奈半島(1956年—1957年、1967年—1982年)、南黎巴嫩局部地區(1982年—2000年)、加薩走廊(1967年—2005年;但2005年撤退後仍被視為佔領)以及戈蘭高地(1967年至今)。以色列將其法律管轄範圍拓展至戈蘭高地和東耶路撒冷。根據1993年以巴簽訂的奧斯陸協議,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的「B」和「C」區行使部分或完全的管轄權,「A」區則由阿拉伯人完全自治 。由於以阿雙方多年以來都未遵循或承認1947年聯大181決議劃定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國界,衝突不斷,國際社會只能有限調解以巴衝突,至今仍未達成和平。以色列至今不承認巴勒斯坦為獨立國家,但以色列已經分別與埃及和約旦簽署和平條約。 根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數據,以色列人口於2019年已達到900萬,為世界唯一的猶太人占多數國家,其中約75%為猶太裔,20.8%為阿拉伯裔,人數達177萬(包括德魯茲派和多數東耶路撒冷阿拉伯人)。絕大多數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為定居的遜尼派穆斯林,少數為半定居的內蓋夫貝都因人;其餘則為基督徒和德魯茲人。其他少數族裔包括馬龍派、撒馬利亞人、多姆人和羅姆人、非裔希伯來以色列人、其他撒哈拉以南非洲人、亞美尼亞人、切爾克斯人、越南船民等。以色列亦有一定數量的來自非洲和亞洲的外國勞工和政治庇護者。 依根據《以色列基本法》,以色列為「猶太和民主國家」。以色列為代議民主制國家,採用議會制、比例代表制和普遍選舉制。總理為政府首腦,議會為立法機關。以色列為一已開發國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2022年其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排名世界第28。該國具有較高水平的勞動力,為全球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其公民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比例亦為世界最高之一。其生活水平為中東最高和亞洲第四高,其人口預期壽命亦居世界前列。